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美国白蛾的监测与调查、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trol of American White Moth - DB13T 1659-2012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659-2012《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美国白蛾的防治工作。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调查:标准要求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内进行美国白蛾的监测和调查。这包括观察成虫羽化期、产卵期以及幼虫危害情况。通过设置诱捕器来捕捉成虫,并记录其数量和分布情况。这些数据对于预测虫害发生趋势至关重要。
2. 防治措施:
- 物理防治:如剪除网幕、人工摘除卵块等方法可以直接减少虫源。
- 化学防治:当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喷雾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药剂时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并遵循安全间隔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如周氏啮小蜂)或病原微生物(如核型多角体病毒)来控制美国白蛾种群数量。这种方法相对环保,但效果可能较慢。
3. 应急处置:一旦发现突发性大面积爆发的情况,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包括迅速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普查,确定重点区域后立即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4. 培训与宣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活动,提高公众意识;同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使更多人了解如何识别并报告疑似病例。
5. 档案管理:所有关于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资料都应当妥善保存,包括但不限于监测记录、防治方案、效果评估等内容。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了宝贵参考依据。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