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古田油奈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果实品质、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要求及采收贮藏。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古田油奈品种的生产与管理。
Title:DB35T 138.2-2001 Gu Tian Oil Plum Varie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古田油柰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苗木繁育》(DB35/T 138.2-2001)对古田油柰的苗木繁育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以下为关键内容的深度解读:
一、苗木种类与质量要求
1. 苗木类型包括嫁接苗和实生苗。嫁接苗要求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强,生长健壮;实生苗则需种子饱满且无病虫害。
2. 苗木高度在40至60厘米之间,地径不低于0.5厘米。主根长度不少于15厘米,侧根数量应达到8条以上,并分布均匀。
二、砧木选择与处理
1. 砧木宜选用本地野生柰树或毛桃树,这些植物适应性强,能有效增强嫁接苗的抗逆性。
2. 种子采集后需经过层积处理以打破休眠期,具体方法是将种子与湿润沙土按1:3比例混合,在0℃至5℃条件下存放60天左右。
三、嫁接技术要点
1. 嫁接时间一般选在春季芽萌动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此时树液流动缓慢,有利于伤口愈合。
2. 接穗应从优良母株上选取当年生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条作为材料,长度控制在10至15厘米,保留2至3个饱满芽点。
四、苗圃管理措施
1. 土壤准备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做好排水设施以防积水。
2. 定植后要及时灌溉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促进苗木快速成活。
3. 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适时追施氮磷钾复合肥,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五、病虫害防治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定期巡查苗圃,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
2. 对于常见的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可采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溶液喷洒防治;对于炭疽病、褐斑病等真菌性疾病,则需剪除病枝并喷洒多菌灵等药剂。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可以培育出优质健康的古田油柰苗木,为后续的大田种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