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数字林业中森林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基本原则、数据结构、数据编码、数据交换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森林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Digital Forestry - Basic Rules for Forest Resources Data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682-2006《数字林业 森林资源数据库基本规则》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为森林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规范和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明确要求森林资源数据应按类别进行科学分类,并赋予唯一的编码。例如,林地类型分为公益林、商品林等,每种类型都有特定的编码。这种分类和编码方式有助于数据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 数据采集与更新:标准强调数据采集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同时,规定了数据更新周期,通常为每年一次,以保证数据库中的信息能够及时反映实际情况。
3. 数据存储与管理:标准指出,森林资源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数据库系统中,并实施分级权限管理。这意味着不同级别的用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从而保护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4. 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数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数据审核、校验和验证等环节。例如,在数据录入前需要进行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数据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数据质量,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5. 数据共享与交换:标准鼓励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换,但同时也要求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在数据交换时,需制定详细的协议和流程,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
以上是对DB35/T 682-2006中部分关键内容的解读,这些规定对于促进福建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森林资源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