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九孔鲍种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种苗的生产、销售和检验。
Title:Nine-hole Abalone Seedlings -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九孔鲍种苗》(DB35/T 580-2004)规定了九孔鲍种苗的术语和定义、亲鲍选择、育苗设施及条件、采卵孵化、幼鲍培育、中间培育、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内容。
1. 亲鲍选择:亲鲍应来源于健康无病害的养殖场,体长应在8厘米以上,体重在200克以上,壳面清洁,色泽鲜艳,生长纹明显,腹足肌肉饱满,活动能力强。禁止使用有病害或受伤的个体作为亲鲍。
2. 育苗设施及条件:育苗池水温应控制在18℃~25℃之间,盐度为26‰~34‰,pH值为7.8~8.6,溶解氧大于5mg/L。育苗池需配备过滤系统、充气设备和温度调节装置,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3. 采卵孵化:亲鲍在人工诱导产卵前需暂养一段时间,确保其处于最佳繁殖状态。采卵后立即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情况并及时调整。刚孵出的稚鲍需投喂单细胞藻类,初期密度为每毫升500个左右。
4. 幼鲍培育:幼鲍培育期间要根据生长阶段逐步增加投饵量和种类,同时注意控制养殖密度。当幼鲍长至约1厘米时可转入中间培育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和改善环境条件来促进幼鲍快速生长。
5. 中间培育:中间培育场所应选择水流畅通、避风向阳的地方,池底铺设适当厚度的贝壳或其他附着基质。此阶段要密切观察鲍鱼健康状况,适时分池以避免过度拥挤影响生长速度。
6. 质量要求:合格的九孔鲍种苗必须符合以下标准:壳长达到规定要求;体质健壮、无明显病害症状;附着力强,在附着板上固定牢固不易脱落;规格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
7. 检验方法:对九孔鲍种苗的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生理功能测试等方面。外观检查可通过肉眼观察判断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生理功能测试则需要借助专业仪器设备来进行评估。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合格的九孔鲍种苗在出厂前必须加贴明确标识,标明生产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好且不会对鲍鱼造成伤害的材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尽量减少颠簸震动。短期贮存可以采用低温冷藏的方式保存,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成活率。
以上就是关于《九孔鲍种苗》(DB35/T 580-2004)部分重要条款的具体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