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工业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流程、合同内容及节能量确认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工业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工作及相关节能服务活动。
Title:Industrial Enterprise 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1189-2010《工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河北省地方工业企业制定的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项目实施。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定义:指节能服务公司通过与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用能单位提供包括节能改造方案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等全过程服务,并从节能效益中回收投资和获取合理利润的一种市场化机制。这一定义明确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核心在于“以节能效益为基础”的合作模式。
合同内容
合同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 节能目标:明确约定节能的具体指标和要求。
- 节能措施:列出具体的节能技术和方法。
- 费用结算方式:规定如何根据实际节能量来计算和支付费用。
- 风险分担:双方各自承担的风险责任划分。
- 违约责任:对违反合同条款的行为设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些内容确保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得到明确界定,有助于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合作纠纷。
实施流程
标准还详细描述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步骤:
1. 前期准备:包括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以及初步方案的设计。
2. 签订合同: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正式签署节能服务合同。
3. 项目执行: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开展节能改造工作。
4. 验收评估:项目完成后由专业机构进行效果验证。
5. 后期维护:保证节能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每一步骤都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技术要求,比如在项目执行阶段强调要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并且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监督管理
为了保障合同履行的有效性,标准特别强调了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指导和支持,同时鼓励行业协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企业间交流合作。此外,还建议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用于记录和跟踪项目进展。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业务指导,也为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它对于促进河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企业采用更加高效合理的能源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