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与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划原则、利用类型、安全要求、维护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桥梁桥下空间的利用与管理。
Title:Code for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Underbridge Space in Urban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5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与管理规范》(编号DB3301/T 0445—2024)是杭州市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该规范为城市桥梁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规范在总则部分明确指出,桥下空间利用应遵循安全第一、规划先行、综合利用的原则,确保不影响桥梁结构安全及正常养护维修工作。这意味着任何利用行为都不得对桥梁本身造成损害或隐患,同时需提前做好规划以避免资源浪费。
其次,在功能设置方面,规范提出桥下空间可作为停车场、绿化带、休闲娱乐区等用途,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经过专业机构评估确认不会影响桥梁安全性能。例如,停车区域应采取防撞措施,且车辆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绿化种植时需选用浅根系植物,防止破坏桥墩基础。
再者,关于设施配置,规范强调了标识系统的完善性。所有涉及公共活动的空间均需设置清晰易懂的导向标志、安全警示牌以及紧急疏散路线图,便于使用者快速找到目的地并知晓注意事项。此外,对于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服务项目,则需要安装隔音屏障或者采取其他降噪手段。
最后,在监督管理章节中,规定了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一方面,建设单位在项目初期就要向相关部门提交详细的方案审核;另一方面,运营期间还需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使用直至消除风险为止。
综上所述,《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与管理规范》不仅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还从制度建设角度强化了全过程管控机制,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