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报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低碳生态农场的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活动。
Title:Norm for Carbon Emission Accounting and Evaluation of Low-carbon Ecological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1136—2024 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规范》是杭州市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核算流程、数据收集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等内容。以下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基本原则
标准明确指出,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核算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透明度原则。这意味着在核算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论,确保覆盖所有可能产生碳排放的环节,并且核算过程应当公开透明,便于验证和监督。
二、核算流程
标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核算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在准备阶段,需要确定核算边界,即界定哪些活动属于核算范围;实施阶段则涉及实际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最后,在报告阶段,需形成一份详细的核算报告,其中应包含核算结果以及相关的说明材料。
三、数据收集要求
为了保证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标准对所需的数据类型及其来源做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对于能源消耗类数据,要求提供电力、热力等具体用量记录;而对于废弃物处理类数据,则需统计固废、废水等废弃物的数量及其处置方式。此外,还强调了数据的时间跨度,通常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核算。
四、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低碳生态农场碳排放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根据标准,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基础条件指标、运行管理指标和技术应用指标三大类。其中,基础条件指标关注农场规模、种植结构等因素;运行管理指标评估日常运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性;而技术应用指标则侧重于新技术采纳情况。
五、评价方法
针对上述评价指标,标准给出了具体的评分规则。一般而言,各项指标都会设定相应的权重值,并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手段打分。最终得分将决定农场的整体碳排放绩效等级。值得注意的是,标准鼓励使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来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六、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核心内容外,标准还特别提醒,在整个核算与评价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同时,建议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工作。
总之,《DB3301/T 1136—2024》为促进杭州市范围内低碳生态农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还能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