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亩产550公斤目标下测墒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土壤水分监测、灌溉制度、施肥制度、田间管理及产量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港流域冬小麦生产中采用测墒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种植模式。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oil Moisture-based Supplementary Irrigation and Integrated Water-fertilizer Management for Winter Wheat in Heilonggang Basin to Achieve a Yield of 550 kg per Mu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亩产550公斤测墒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305T 87-2024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冬小麦高产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灌溉制度设计
规程指出,灌溉应根据土壤含水量、气象条件及作物需水规律制定。当0-40cm土层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启动灌溉,达到75%-80%时停止。这一规定基于冬小麦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特点,既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所需又避免过度灌溉造成资源浪费。
二、施肥方案
规程推荐采用氮磷钾平衡施肥策略,总施用量氮肥折纯量为每亩12-15公斤,磷肥折纯量3-5公斤,钾肥折纯量3-4公斤。其中基肥占总量的60%,追肥占40%,追肥分两次进行,拔节期和孕穗期各一次。该方案兼顾了养分全面性和肥料利用率,有助于实现高产目标。
三、灌溉方式
规程强调使用滴灌或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要求灌溉水均匀度达到90%以上。同时规定每次灌溉时间控制在4-6小时,单次灌水量不超过30立方米/亩。这种灌溉方式能够精准调控灌溉量,减少深层渗漏损失,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四、田间管理
规程提出要定期监测土壤含水量,建议每5-7天检测一次。同时要求及时清理灌水设施,保持畅通无阻。此外还强调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提倡采用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控措施,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五、操作流程
规程明确了从灌溉前准备到作业结束的完整流程:首先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然后设定好灌溉参数,接着开始灌溉并记录相关数据,最后检查效果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整个流程规范有序,有利于保障灌溉作业顺利开展。
六、注意事项
规程特别提醒操作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护,如佩戴防护用品,防止触电事故等。同时还要求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设置参数,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黑龙港流域冬小麦亩产550公斤测墒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305T 87-2024从灌溉制度、施肥方案到具体操作细节都做了详尽规定,为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