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葡萄枝叶青贮饲料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与检验、储存与运输等。本文件适用于以葡萄枝叶为原料制作青贮饲料的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Grape Vine Silage F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葡萄枝叶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规程》(DB 6521T 061-2024)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葡萄枝叶作为青贮饲料的加工流程,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利用效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原料采集与预处理
标准条文: 3.1.1 应在葡萄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枝叶采集,确保新鲜度。
解读: 这一条强调了及时采摘的重要性。葡萄果实采摘后,葡萄植株会迅速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叶片中的营养成分可能会开始下降,因此尽快采集可以保证原料的质量。
标准条文: 3.1.2 采集时应避免机械损伤,并去除病虫害感染的部分。
解读: 避免机械损伤是为了防止因损伤导致的腐烂或变质,而去除病虫害部分则是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卫生安全,避免有害物质残留。
加工工艺
标准条文: 4.1.1 将葡萄枝叶切碎至长度为2-5厘米。
解读: 切碎的目的是便于后续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压实度,减少氧气含量,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标准条文: 4.2.1 添加适量的水分,使混合物含水量保持在60%-70%之间。
解读: 含水量是影响青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过低会导致发酵不充分,过高则可能引起腐败菌滋生。因此,控制在60%-70%范围内能够创造一个适合乳酸菌生长的理想环境。
发酵管理
标准条文: 5.1.1 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发酵,温度维持在20℃-30℃之间。
解读: 密封可以有效隔绝外界氧气,促进厌氧发酵;而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助于加速有益微生物如乳酸菌的代谢活动,从而加快发酵进程并提升产品质量。
标准条文: 5.2.1 发酵周期不少于45天。
解读: 充足的时间可以让各种化学反应充分发生,确保纤维素等难降解物质被分解成更容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安全性。
成品检测与储存
标准条文: 6.1.1 检测pH值是否低于4.2。
解读: pH值是衡量青贮饲料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当pH值低于4.2时,表明已经形成了足够的酸性环境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标志着发酵过程基本完成。
标准条文: 6.2.1 存储场所需干燥通风且远离阳光直射。
解读: 干燥通风可以防止霉变的发生,而避免阳光直射则是因为紫外线可能会破坏某些维生素和其他活性成分,影响饲料品质。
以上内容基于《葡萄枝叶青贮饲料加工技术规程》(DB 6521T 061-2024) 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