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麦粒灸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开展麦粒灸技术服务。
Title:Technical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oxibustion - Grain Moxibus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93—2024《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麦粒灸》是由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的,该标准规定了麦粒灸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 材料选择:标准中明确指出,麦粒灸所使用的艾绒应为当年新产优质艾叶制成,且艾绒需细腻柔软,无杂质。这一要求确保了灸疗过程中艾灸产生的热量均匀且持久。
- 艾柱制作:艾柱大小应接近于普通麦粒,直径约3mm,高度约2mm。这样的尺寸既能保证灸疗效果,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操作流程
- 定位与消毒:在进行麦粒灸之前,必须准确确定施灸部位,并对局部皮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这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
- 施灸方法:将制作好的艾柱放置于穴位上,点燃后缓慢旋转或上下移动,使热力均匀渗透。每次施灸时间建议控制在3至5分钟之间,具体时间可根据患者体质调整。
- 结束处理:灸毕后,应用湿棉球轻拭灸穴处,检查是否有灼伤现象,并给予适当护理。
注意事项
- 对于孕妇、儿童以及患有严重皮肤病的人群,在使用麦粒灸时需特别谨慎,必要时应避免使用。
- 施灸期间,患者应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剧烈运动或进食过饱。
- 若出现不适反应如头晕、恶心等,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措施。
质量控制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患者信息、施灸日期、部位及反应情况等,以便日后查阅与分析。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灸疗技术操作规范 麦粒灸》不仅强调了技术细节的重要性,还特别关注了安全性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这对于提高灸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