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安全要求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
Title:Overall Architecture of Shanxi Electronic Government External Network Electronic Certific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87—2024 山西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总体架构》是山西省为规范电子政务外网中电子认证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第5.1条:系统架构设计原则
这一部分强调了系统设计应遵循的五大原则:合法性、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其中合法性要求系统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可靠性确保系统在各种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可用性保证用户能够随时访问服务;可扩展性便于未来功能增加和技术升级;安全性则涵盖数据保护和隐私防护。这些原则共同构成了系统建设的基础框架,确保了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服务质量。
# 第6.2条:认证服务模块功能要求
认证服务模块作为核心组成部分,需具备身份验证、证书管理、日志记录等功能。身份验证通过多种方式确认用户身份,如用户名密码组合、生物特征识别等;证书管理负责生成、分发、更新及撤销数字证书;日志记录用于追踪操作行为,以便后续审计或问题排查。这些功能的实现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等级,还增强了用户体验,使得整个认证流程更加高效便捷。
# 第7.3条: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控制策略、加密算法选择以及定期安全评估。访问控制策略规定了谁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并且根据需要调整权限级别;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泄露;定期开展安全评估有助于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 第8.1条:性能指标设定
为了衡量系统的实际表现,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性能指标。例如处理请求响应时间不得超过一定秒数;并发连接数需达到预设值以上;错误率保持在极低水平等。这些量化标准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服务预期,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DB14T 2987—2024》通过对系统架构设计、认证服务模块功能要求、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性能指标等方面的规定,全面指导了山西地区电子政务外网电子认证系统的构建与维护工作,对于促进政府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