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划要求、设施配置、实施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城市“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15-Minute Living Circl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城市“15分钟生活圈”建设技术指南》(DB34/T 4712-2024)是一部指导城市社区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指出“15分钟生活圈”的核心是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购物、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这意味着在规划时要确保这些设施的布局合理且便捷可达。例如,规定了居住区周边应设置一定规模的商业网点,以保障日常消费需求。同时要求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符合特定距离要求,以便居民能够步行或骑行到达。
其次,关于绿地与开放空间的配置,标准强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并且需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这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此外还提到绿道系统的建设,鼓励串联起各个公园绿地,形成连续的慢行网络,方便居民出行锻炼。
再者,在交通组织方面,标准提倡构建安全舒适的步行环境,减少机动车对行人造成的干扰。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置人行专用道、优化交叉口设计以及增加过街设施等。同时对于自行车停放点的位置也做了明确规定,确保使用者能够方便地找到停车位置。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15分钟生活圈”也需要融入更多智能化元素来提升效率和服务水平。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不同时间段内各区域的人流分布情况,从而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停车管理等等。
以上只是该标准中的一部分重点内容,实际上它涵盖了从总体规划到具体实施层面的方方面面。对于地方政府部门而言,理解和贯彻这一指南有助于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