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内河航运气象风险预警等级的划分原则、指标体系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内河航运气象风险预警工作的开展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Division of Meteorological Risk Warning Levels for Inland Waterway Shipping DB34/T 468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682-2024《内河航运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是由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内河航运领域的气象风险预警工作。这项标准为内河航运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方法,有助于提高航运安全水平和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长江、淮河等主要内河水域的气象风险预警服务。标准规定了气象风险预警的分级原则、分类方法以及具体的预警等级划分依据。
预警等级划分
根据DB34/T 4682-2024的规定,内河航运气象风险预警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四级(蓝色)、三级(黄色)、二级(橙色)和一级(红色)。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气象条件和可能引发的风险程度。
# 四级预警(蓝色)
当气象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但尚未构成重大威胁时,启动四级预警。例如,风速超过一定阈值但未达到严重影响船舶航行的程度。此级别的预警提醒相关部门和船员注意天气变化,做好基本防范措施。
# 三级预警(黄色)
当气象条件进一步加剧,可能对航运造成较大影响时,升级为三级预警。比如,强降雨导致水位上涨,影响航道通行能力。此时需要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 二级预警(橙色)
当出现严重气象灾害,如台风或强对流天气,可能危及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时,启动二级预警。这要求立即停止非必要航运活动,并组织疏散撤离工作。
# 一级预警(红色)
这是最高级别的预警,表示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已发生或即将发生,对航运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全面暂停所有航运作业,确保所有船只停泊在安全区域。
关键指标与评估方法
标准中明确了多种关键气象指标用于评估预警等级,包括但不限于风速、降水强度、能见度、气温变化率等。这些指标通过综合分析后确定具体的预警级别。此外,还特别强调了历史数据对比和实时监测的重要性,以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实施建议
为了有效实施本标准,建议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气象观测网络,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同时,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其他部门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总之,《内河航运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为安徽省内河航运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对于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方需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断优化和完善预警体系,为公众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