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复种饲用燕麦饲草的加工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复种饲用燕麦饲草的加工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of Reseeded Oat Fodder in Tianj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344—2024复种饲用燕麦饲草加工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对复种饲用燕麦饲草的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标准要求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周期短且产量高的优质饲用燕麦品种。例如,规定在内蒙古地区应优先选择耐寒性强、抗病虫害能力突出的品种,如‘蒙饲1号’等。同时强调种植过程中要合理密植,并确保田间管理到位,以保证获得高产优质的饲草原料。
其次,在收获时机上,标准指出当饲用燕麦植株进入乳熟期至蜡熟初期时应及时收割。这一阶段不仅有利于保持较高的营养成分含量,还能有效避免因过度成熟而导致的品质下降问题。此外还特别提到,收获后需尽快摊晾或烘干处理,防止因潮湿环境引发霉变现象发生。
再者,在加工工艺环节中,标准明确了粉碎粒度控制范围为2-4毫米之间,并建议采用低温慢速干燥方法来减少维生素损失。对于打包储存,则需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与密封性能,确保能够隔绝外界湿气和氧气侵入,从而延长保存期限并维持良好新鲜度。
另外,关于质量检测部分,标准提出了多项指标要求,包括水分含量不超过13%,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8%,以及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适中等具体数值限制。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营养价值及适口性,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相关检验程序。
最后,在安全卫生管理方面,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在整个加工流程内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杜绝任何可能污染源接触产品表面。同时要求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以便于出现问题时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DB15/T 3344—2024复种饲用燕麦饲草加工技术规程》从原料选取到成品出厂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也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希望上述内容能为大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