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雄安新区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监测与监控的技术要求、系统功能、数据传输及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雄安新区范围内各类建设施工工地的扬尘监测与监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ust Monitoring and Surveillance at Construction Sites in Xiong'an New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雄安新区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监测监控技术规范》(DB1331/T 055-2023)是一项专门针对雄安新区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的技术性文件。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要任务是明确监测点设置要求。规范指出,施工现场应根据面积大小合理布置监测点,一般情况下每1万平方米至少设立一个监测点,并且这些监测点应当位于主要扬尘源附近,如物料堆放区、装卸作业区等位置。此外,对于大型项目还需考虑增设高空观测点以全面掌握扬尘扩散情况。
其次,在设备选型方面,规范强调所使用的监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特别是颗粒物浓度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0%,并且需要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至监管平台。同时建议优先选用具有自动校准功能的设备,以便于长期运行中的维护管理。
再者,关于数据处理与分析部分,规定了如何有效利用采集到的信息。一方面要求建立完整的数据库来存储历史记录,便于后续查阅和统计;另一方面则提出通过数据分析找出扬尘产生规律及高发时段,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另外还特别提到要定期生成报告提交给主管部门审核备案。
最后,在应急响应机制上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旦发现超标排放现象,现场管理人员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暂停施工活动、增加洒水频率以及加强围挡封闭等手段。与此同时,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寻求进一步指导和支持。
综上所述,《雄安新区建设施工工地扬尘监测监控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为提升区域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各参与方应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营造更加清洁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