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DEM制作坡度分级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数据准备、生产流程及质量检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DEM制作坡度分级图的技术生产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ing Slope Grading Maps Based on D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184-2024 基于DEM制作坡度分级图生产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制作坡度分级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选取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坡度”是指地表单元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坡度分级图”则是根据坡度值将地形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并以不同颜色或符号表示的地图。这些基础概念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技术要求
在技术要求部分,标准强调了数据源的选择应优先采用分辨率不低于30米的DEM数据,并且数据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规定了坡度计算时所使用的算法必须能够精确反映实际地形特征,推荐使用梯度算子法来计算坡度值。
生产流程
关于生产流程,首先需要对原始DEM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点、填补空缺值等步骤。接着利用选定的算法计算每个像素点的坡度值,并按照设定的标准将其归类到相应的坡度级别上。最后通过GIS软件将分类结果可视化形成最终的坡度分级图。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信息丢失或误差增大。
质量控制
对于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多层次的质量保证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在各个关键环节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执行情况;二是定期开展外部评审活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成果进行评估反馈意见;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团队整体技术水平,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规范要求。
以上就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详细的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