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常德米粉湿米粉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清洗、浸泡、磨浆、蒸煮、成型、冷却、包装等工艺生产的常德米粉湿米粉的加工过程。
Title:Changde Rice Noodles - Wet Rice Noodle Proces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常德米粉是湖南地区的特色食品,其制作工艺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DB43/T 2906-2024《常德米粉 湿米粉加工技术规程》对湿米粉的生产流程、关键控制点以及质量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从该标准中选取几个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制作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为优质大米,并强调大米应无霉变、无污染且符合GB 2715的规定。在原料处理阶段,大米需经过清洗和浸泡,确保米粒充分吸水膨胀。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糊化效果及成品口感,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条件操作,通常浸泡时间为8至12小时,水温保持在常温即可。
2. 粉浆制备
粉浆的质量直接影响米粉的品质。根据标准要求,将处理好的大米加入适量清水磨制成细腻均匀的粉浆,其固形物含量应在20%-25%之间。此外,在磨浆过程中还需注意控制研磨机转速和进料速度,避免产生过多热量导致淀粉发生部分熟化,从而影响最终产品的弹性和透明度。
3. 蒸煮成型
蒸煮是形成常德米粉独特质地的关键步骤。标准建议采用多层连续蒸锅设备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30-40秒,蒸汽压力维持在0.15MPa左右。蒸煮后立即进入冷却环节,通过喷淋式冷却塔迅速降低表面温度至40℃以下,以防止米粉粘连并保持良好形态。
4. 质量要求
成品湿米粉的感官指标包括色泽洁白、气味正常、组织状态均匀等;理化指标则涵盖水分含量不超过65%,酸度小于3.0°T;微生物限量要求严格遵守GB 29921中即食类食品相关规定。这些具体数值不仅体现了产品质量标准,也反映了生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常德米粉 湿米粉加工技术规程》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参数设定以及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方面的细致规范,旨在保证每一根常德米粉都能达到最佳食用体验。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