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当归种子繁育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当归种子的繁育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ngelica Sinensis Seed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2832-2023当归种子繁育技术规程》是由甘肃省发布的关于当归种子繁育的技术规范,该标准从种质资源保护、选地整地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对当归种子的繁育进行了全面规定。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种质资源保护与选择
标准指出,应优先选用经过国家或地方审定的优良品种作为繁育材料。同时强调建立种质资源圃,保存不少于10个不同来源的当归品种,并定期更新种质资源库。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当归品种的多样性和遗传稳定性,防止因单一品种种植而导致的产量下降和抗性减弱问题。
二、选地与整地
要求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pH值在6.5-7.5之间。前茬作物以豆科植物为宜,避免连作。整地时需深耕25-30厘米,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25-30公斤。这样做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为当归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播种技术
规定了播种期一般为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采用条播方式,行距30-35厘米,沟深2-3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度1-1.5厘米,然后轻轻镇压。每亩用种量为0.75-1公斤。这种播种方法能够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出苗整齐。
四、田间管理
要求及时查苗补苗,保持苗全苗壮。当幼苗长至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每次每亩施尿素5-8公斤,共追肥两次。此外还需注意灌溉与排水,特别是在干旱季节要适时浇水,在雨季则要注意排除积水,防止根部腐烂。
五、病虫害防治
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培育健壮植株等措施。化学防治时应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安全间隔期。对于常见的病害如白粉病、锈病等,可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而对于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则可选用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喷洒。
六、采收与加工
当归达到生理成熟期即可采收,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根部,避免造成机械伤。采收后的当归应及时晾晒或烘干,控制含水量在12%以下,以免影响贮藏品质。同时要做好分级包装工作,确保产品质量。
以上是《DB62/T 2832-2023当归种子繁育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希望对从事当归种植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