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食兼用百合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球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贮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观、食兼用百合的标准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dible and Ornamental Lily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676-2024《观、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观、食兼用百合的生产流程,确保其品质与安全。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例如,“宜选用株型紧凑、花色鲜艳、鳞茎肥大的品种”,这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同时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二、栽培环境要求
“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这一规定强调了土壤条件对百合生长的重要性,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为后续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三、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部分,“定植后要适时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量。”合理施肥能够保证养分供应,避免因营养不足导致产量下降或品质降低。此外,“及时除草松土,保持田间清洁卫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这样可以减少杂草竞争水分养分,预防病虫害发生。
四、病虫害防治
关于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必要时可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但必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这种方法既有效又环保,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保障产品安全。
五、采收与贮藏
对于采收时间,“当地上部分枯黄时即可采收”,此时百合鳞茎已经充分成熟,品质最佳。“采收后的百合应及时清洗晾晒,并存放在通风干燥处”,正确的贮藏方式可以延长保鲜期,减少损耗。
六、质量检验
最后,在产品质量检验方面,“成品应无异味、异臭,无霉变,外观整齐均匀,单个重量偏差不超过±10%。”这些具体指标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评判依据,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标准化水平。
综上所述,《观、食兼用百合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最终销售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为企业和个人从事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科学指导。遵循此标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