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葡萄枝条种植平菇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原料准备、培养料配方、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以葡萄枝条为原料进行平菇栽培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Using Grape Branc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148-2018《葡萄枝条种植平菇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利用葡萄枝条作为基质栽培平菇的技术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原材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种植平菇的葡萄枝条应来源于健康无病虫害的葡萄植株,并要求在修剪后立即进行处理以防止腐烂。具体操作包括将枝条切成长度不超过50厘米的小段,然后在阳光下曝晒两天或采用机械烘干至含水量低于15%。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有效杀灭潜在病原体,还能改善材料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后续的菌丝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 菌种培养
关于菌种的选择,标准推荐使用经过鉴定并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在接种前需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121℃条件下持续2小时。此外,还强调了接种室内的清洁卫生管理,要求保持空气流通且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3. 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标准特别关注温度、湿度及通风条件的控制。初期阶段(发菌期),适宜温度范围为20-25℃,相对湿度维持在70%-80%,并保证每天至少有6小时以上的通风时间;进入子实体形成期后,则需要适当降低温度至15-20℃,增加湿度至85%-90%,同时减少通风量以促进伞盖发育。另外,还建议定期检查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当超过0.1%时应及时补充新鲜空气。
4. 病虫害防治
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种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倡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例如,在栽培初期可以喷洒适量的石灰水溶液来抑制杂菌滋生;一旦发现害虫侵害迹象,则优先选用物理方法如粘虫板捕捉成虫,必要时才考虑化学药剂治疗,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通过以上几点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葡萄枝条种植平菇生产技术规程》从原材料准备到成品收获全过程都做了细致周全的设计安排,既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生产中的可操作性。遵循此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