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的场地选择、设施要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羊肚菌与豆丹综合种养的生产管理及相关经营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Morel Mushrooms and Bean Caterpill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7/T 1047-2023《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是江苏省连云港市发布的关于羊肚菌与豆丹综合种养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羊肚菌和豆丹的种养环境、种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养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养环境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6.5-7.5的地块。种植前需深耕细耙,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基地周围应保持清洁,无工业污染源,远离交通干道至少100米以上,以减少外界干扰。
二、种养管理要点
在种养过程中,标准强调要合理安排羊肚菌和豆丹的生长周期。羊肚菌播种时间为每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用穴播或撒播方式,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5-20克。播种后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并覆盖稻草保温保湿。豆丹养殖则需搭建专用网室,防止天敌侵害。网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28℃之间,湿度维持在70%-80%。
三、病虫害防治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清理田间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防治豆丹幼虫;采用石灰粉撒施或喷雾法控制羊肚菌感染灰霉病等病害。此外,还鼓励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成虫,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
四、收获与加工
当羊肚菌子实体长至5-8厘米高时即可采收,采摘时注意不要损伤菌柄。新鲜豆丹应在羽化后及时捕捉,避免过晚导致品质下降。收获后的羊肚菌应及时烘干或冷藏保存,而豆丹则可直接冷冻或加工成干品出售。整个生产过程都应做好记录,包括播种日期、施肥情况、用药种类及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产品质量。
总之,《羊肚菌-豆丹综合种养技术规程》为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