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年生滨海白首乌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盐城市范围内多年生滨海白首乌的栽培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erennial Beach Polygonum in Binha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9/T 1262-2024 多年生滨海白首乌栽培技术规程》是江苏省盐城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多年生滨海白首乌的种植管理流程,提高其产量与品质。以下从该标准中挑选出一些关键条款并加以详细解析:
【条文】4.1 种子选择
【解读】本条文强调了种子质量的重要性。要求选用当年收获的新鲜种子,并且发芽率需达到85%以上。此外还应确保种子无病虫害、无杂质。这一规定有助于保证幼苗健壮生长,减少后期田间管理的工作量。
【条文】5.2 定植时间
【解读】根据气候条件不同,定植时间有所差异。春季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之间完成定植;秋季则建议安排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期间。适时定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植物快速恢复生长,为后续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条文】6.3 水分管理
【解读】水分供应直接关系到滨海白首乌能否正常发育。灌溉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在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频率,但同时也要防止积水导致根部腐烂。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有效。
【条文】7.1 施肥方法
【解读】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推荐采用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式。具体来说,在基肥施用方面,每公顷土地需要施加腐熟农家肥不少于30吨;追肥则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植株开花初期,第二次是在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左右。每次追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
【条文】8.2 病虫害防治
【解读】预防胜于治疗。首先应该加强田间巡查力度,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措施。对于常见的叶斑病等真菌性疾病,可以通过喷洒波尔多液来控制病情发展;针对蚜虫等害虫,则可利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等进行防控。另外,还应注意轮作制度以降低土壤中病原体密度。
以上内容仅是对部分重点条款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广大农户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推动滨海白首乌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