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防控策略、具体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小麦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Wheat Diseases and P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39-2021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式有效控制小麦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绿色防控”是指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等非化学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技术体系。这一定义强调了绿色防控的核心在于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兼顾,避免过度依赖化学药剂。
防控原则
标准提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事前预防,比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等措施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同时,在病虫害已经出现时,则需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处理,而不是单一依靠某种手段解决问题。
病虫害监测预警
要求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定期对田间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具体来说,当发现某种病原菌或害虫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于小麦赤霉病,可通过气象条件预测其流行趋势,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化学防治指导
虽然提倡绿色防控,但在必要情况下仍允许适量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但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增加浓度或频率。此外,还应注意不同药剂之间的轮换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推荐
鼓励采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来进行生物防治。例如释放捕食螨对付蚜虫,或者利用苏云金杆菌(Bt)杀灭鳞翅目幼虫。这些方法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
农业栽培措施
提倡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包括深翻土壤、适时播种、均衡施肥等。特别是要注意避免连作障碍,通过轮作换茬可以有效减少某些特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另外,加强田间管理也很重要,如清除杂草、及时排涝灌溉等都能起到辅助防控作用。
安全间隔期
所有涉及使用的化学农药都必须遵守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确保收获前足够时间让残留降解到安全水平。这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DB32/T 1039-2021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在实践中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各项规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