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桑蚕茧生产的产地环境、桑园管理、蚕种选择与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优质桑蚕茧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Silkworm Cocoo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1028-2021《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于2021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优质桑蚕茧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要求、品种选择、桑园管理、养蚕技术和质量评定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环境条件要求
标准指出,桑园应位于无污染源的地区,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桑树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从而提高桑叶的质量,为蚕提供优质的饲料。此外,水源也需符合GB 5749的规定,保证灌溉用水的安全性。
品种选择
标准强调选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叶量高的桑树品种。例如,“湖桑32”等品种因其优良特性被广泛推荐。对于蚕种的选择,则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及市场需求确定,优先考虑高产、优质的品种如“秋丰白玉”、“菁松皓月”等。
桑园管理
在桑园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施肥、合理修剪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比如,每年至少施一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时修剪枝条促进通风透光;采用生物农药或物理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率低于5%。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持桑园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进而提升桑叶品质。
养蚕技术
养蚕过程中,标准对温度湿度控制、饲育密度安排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室内温度保持在24℃至26℃范围内,相对湿度维持在80%-85%之间;每平方米可容纳约200头左右的小蚕。另外还提到要定期清理蚕房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并且按照不同龄期调整饲料供应量,确保幼虫健康成长直至吐丝结茧阶段。
质量评定
最后,在产品质量评定部分,标准明确了优质桑蚕茧的基本指标包括单粒重≥1.2克、清洁度达到一级以上、鲜茧缫丝率为70%及以上等硬性条件。同时鼓励企业建立追溯体系记录生产全过程信息以便追溯查询。
总之,《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操作流程,不仅有利于保障最终产品的品质还能有效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