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莴苣-丝瓜-豇豆周年生产的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采用轮作模式进行莴苣、丝瓜和豇豆周年生产的农户和农业企业。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ear-round Production of Lettuce-Squash-Cowp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3/T 1023-2021《莴苣-丝瓜-豇豆周年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莴苣、丝瓜和豇豆的周年高效种植提供了科学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规定应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的品种。如莴苣推荐使用“特选四季”等耐热耐寒品种;丝瓜建议选用“绿宝石”等丰产优质品种;豇豆则推荐“翠玉”等高抗病虫害品种。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品种是实现周年生产的前提。
二、栽培季节安排
标准明确指出不同作物的播种期:莴苣宜在每年3月上旬至9月下旬播种;丝瓜于4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种;豇豆则安排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光温资源,确保各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田间管理要点
对于莴苣,要求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施氮肥,采收前10天停止施肥。丝瓜需搭设牢固支架,采用吊蔓栽培方式,适时整枝打杈,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豇豆要合理密植,注意防治蚜虫和豆荚螟,及时采收嫩荚,保证商品品质。
四、病虫害综合防治
标准强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提倡使用黄板诱杀蚜虫,利用性诱剂干扰害虫交配。化学防治时应优先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同时注重轮作倒茬,减少病原积累。
五、采收与储运
规定莴苣叶片展开80%以上即可采收;丝瓜果实长度达到30厘米左右为最佳采收期;豇豆荚果充分膨大但尚未纤维化时采收。采收后应及时预冷处理,控制温度在1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以延长保鲜期。
六、档案记录
要求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包括品种信息、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采收记录等内容。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也为后续改进栽培技术提供了依据。
通过遵循该标准的各项要求,能够有效提高莴苣-丝瓜-豇豆周年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