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工作流程、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地震发生后对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快速评估、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mergency Response to Secondary Geological Disaster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GHP 084-202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导则》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应急响应流程和具体处置措施上有了更细化的规定。本文将聚焦于“应急调查与监测”这一关键环节,重点分析新标准中关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应用的变化及其实际操作要点。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地震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初步调查主要依赖人工踏勘结合卫星影像资料。然而,这种方式存在时效性差、数据精度低的问题,尤其是在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难以快速获取准确信息。新版标准明确提出应优先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应急调查工作,并对无人机的选择、任务规划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首先,在无人机选型方面,新标准要求根据灾害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型。例如,对于开阔地带可选用固定翼无人机以提高飞行效率;而在植被茂密或建筑物密集区域,则更适合使用多旋翼无人机以便灵活调整航拍角度。此外,还特别强调了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电池续航时间、抗风能力及避障功能等指标。
其次,在任务规划上,新标准指出需要综合考虑灾区地理特征、天气状况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飞行计划。这包括确定最佳起飞点、设定合理的航线高度与间隔距离,以及合理安排拍摄频率等内容。同时,还要求事先做好风险评估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在数据处理阶段,新标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一方面,强调要利用专业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拼接校正,形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图;另一方面,则要求技术人员结合历史数据对比分析灾情发展态势,为后续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看出,《TCAGHP 084-2022》不仅继承了原有标准中的优秀做法,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相关内容。特别是引入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主要手段之一,极大地提升了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标准执行,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