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彬州梨苗木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藏等内容,同时详细描述了彬州梨苗木繁育的技术规程。本文件适用于彬州梨苗木的生产、经营、使用及相关质量监督活动。
Title:Binzhou Pear Standard Complex Part 2: Seedling Quality and Propag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4T 27.2-2023《彬州梨标准综合体 第2部分:苗木质量和繁育技术规程》是针对彬州梨苗木质量及繁育技术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为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苗木质量要求
- 品种纯度:苗木必须保持品种特性,不得有明显变异。这是确保彬州梨品质稳定的基础。
- 高度与茎粗:规定了不同年龄苗木的高度和茎粗标准,如一年生嫁接苗高度应不低于80厘米,茎粗不小于0.8厘米。这有助于控制苗木生长状况,提高成活率。
- 根系发育:要求主侧根数量不少于5条,长度均大于20厘米,并且无病虫害根、劈裂根等不良现象。良好的根系是苗木适应环境、快速恢复生长的关键。
2. 繁育技术规程
- 砧木选择:推荐使用抗性强、适应性广的本地优良砧木,如杜梨或秋子梨。合理选择砧木能增强苗木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 嫁接方法:明确规定采用芽接或枝接的方式进行嫁接,操作时需注意接口紧密度和平整度,以保证愈合效果。
-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浇水、施肥、除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特别是在幼苗期加强水肥管理,可促进苗木健壮成长。
- 定植密度:根据不同栽培模式确定合理的行株距,例如密植园行距3米×株距1米,稀植园行距4米×株距2米。适当的种植密度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
以上内容为核心条款,对于规范彬州梨苗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苗木质量,保障后续栽培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