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工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智慧工地的建设和评价。
Title: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Smart Construction Sit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5/T 115-2023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是湖北省地方性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智慧工地的建设流程和评价体系,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一、智慧工地定义与范围
标准明确智慧工地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全面感知和协同管理的新型管理模式。适用范围涵盖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二、建设要求
1. 网络基础设施:施工现场应配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网络带宽不低于100Mbps,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 数据采集设备: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仪、人员定位装置等,要求设备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特点。
3. 软件平台:需建立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支持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处理,提供项目管理、安全监管等功能模块。
三、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由基础条件、过程管控、成果成效三大类构成,具体包括以下关键指标:
1. 基础条件:如信息化设施投入比例、人员培训覆盖率等;
2. 过程管控:涵盖施工进度控制偏差率、安全隐患发现及时率等;
3. 成果成效:评估项目成本节约幅度、工程质量提升程度等。
四、实施保障措施
1. 组织架构:成立专门的智慧工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
2. 技术支撑: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应用研究。
3. 政策激励:对于达到一定等级评价标准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资金奖励。
五、案例分析
以某大型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为例,通过部署智能门禁系统、扬尘噪声监测站以及BIM技术应用,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同时,实现了工期缩短15%,成本降低8%的良好效果。
六、未来展望
随着5G通信技术普及及人工智能算法进步,智慧工地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方向演进。建议各相关单位持续关注行业动态,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