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蔹栽培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白蔹的规范化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etilla stri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5T 116-2023白蔹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宜昌市发布的关于白蔹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整地部分,标准要求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这主要是因为白蔹根系发达,需要充足的养分和良好的通气条件才能健康生长。整地时应深耕细作,并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3000公斤作为底肥。
其次是繁殖方法的规定。标准推荐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对于种子繁殖,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而分株繁殖则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选择健壮无病害的母株进行分栽。
第三点是田间管理措施。标准指出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特别是在幼苗期更要注意水分供应。同时还要定期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与植株争抢养分。另外,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利于块根膨大。
第四点关于病虫害防治。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提倡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手段。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蔓延,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药材质量安全。
最后在采收贮藏环节,标准规定白蔹一般在栽后第二年秋末冬初采挖,采挖时注意不要损伤根部,采收后应及时清洗晾晒至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后再入库贮存。贮藏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防止霉变和虫蛀。
以上就是对DB4205T 116-2023白蔹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重要条文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