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耳段木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菌种制备、段木选择与处理、接种、培养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血耳的段木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lood Ear Mushroom Cultivation on Lo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6T 83-2024血耳段木栽培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血耳段木栽培的技术要求。以下为重要条文解读:
在范围部分,本标准适用于血耳段木栽培生产,明确了适用范围。
术语和定义中,“血耳”指代的是木耳的一种,具有红色特征。段木指的是用于栽培血耳的树木枝干。
在栽培环境条件部分,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温度控制在15℃-25℃范围内。
段木选择与处理章节指出,选用直径5-10cm的健康硬杂木,如栎树、榆树等。段木长度控制在30-50cm,每段重量不超过1kg。段木表面需清理干净,去除苔藓、泥土等杂质。
栽培管理中强调,接种时要确保无菌操作,接种孔间距3-5cm,深度1-1.5cm。接种后覆盖薄膜保湿,初期每天通风1-2次,每次10-15分钟。待菌丝生长稳定后,逐渐增加通风次数和时间。
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预防为主,化学药剂使用需严格控制,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
采收环节要求当耳片充分展开且边缘稍卷曲时及时采摘,采摘时保留耳基,避免损伤段木。
以上为该标准的关键内容解析,供从业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