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绣球鲜切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分级、包装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绣球鲜切花的生产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Hydrangea Cut Flow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163-2020《绣球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绣球鲜切花的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规范,从品种选择到采收包装都有明确要求,为提高绣球鲜切花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品种选择】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绣球品种。如‘无尽夏’、‘佳人’等品种因其耐寒性好、开花时间长而被广泛推荐。这有助于种植者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种,避免因品种不适宜导致的减产或病害发生。
【栽培管理】在栽培管理方面,标准强调要保证土壤pH值在5.5-6.5之间,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同时建议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施肥,特别是在生长旺盛期应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花芽分化。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及时修剪残花,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新枝萌发。
【病虫害防治】针对绣球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例如对于灰霉病可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预防;而对于蚜虫则可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进行生物防治。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特别指出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安全间隔期后才能采收花朵,以免影响产品质量及消费者健康。
【采收与分级】关于采收时机的选择,标准指出当花朵颜色基本稳定且手感稍硬时即可采收。采收后需立即放入冷水中预处理,并尽快送至加工车间进行分级包装。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花径大小、颜色深浅以及是否有机械损伤等因素来划分等级。这样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优质优价。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解读可以看出,《绣球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非常实用的技术指南。它不仅涵盖了绣球鲜切花生产的各个环节,而且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技术参数,对于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共同推动我国绣球鲜切花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