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数字化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金属矿绿色矿山的建设、评估与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Mines - Metal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77—2024绿色矿山建设规范(金属矿)》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技术规范,旨在推动金属矿山行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对该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文的深入解读:
一、总体要求
条文:矿山企业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将环境保护贯穿于矿山规划、建设和运营全过程。
解读:这一条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核心理念。矿山企业在进行任何活动时都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经济效益。这要求企业在项目初期就要充分考虑环境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资源综合利用
条文:矿山企业应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提高矿石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性。例如,采用充填采矿法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塌陷风险并提高矿石回收率;而改进选矿工艺则有助于降低尾矿排放量。此外,对于伴生有用组分或废弃物,应探索其再利用途径,如制砖、筑路等。
三、节能减排
条文:矿山企业应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解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矿山行业也需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建议矿山企业积极引入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同时加强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确保高效运行以降低能耗;另外还需定期监测碳足迹,设定减排目标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污染防治
条文:矿山企业应对废水、废气、废渣实行分类收集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解读:污染控制是绿色矿山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收集与处理设施。比如,针对含重金属离子的矿井水,可通过化学沉淀法去除杂质后再排放;对于粉尘,则需安装除尘装置并定期清扫作业面;至于固体废物,则要根据性质选择填埋、堆存或者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妥善处置。
五、生态修复
条文:矿山闭坑后应及时开展土地复垦工作,恢复植被覆盖度至原有水平以上。
解读:生态修复是衡量一个矿山是否真正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指标之一。在矿山关闭前,就应当提前规划好后续的土地用途及绿化方案;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则要注意选用本地适生植物种类,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与灌溉频率,确保成活率较高且长期稳定生长。此外,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发展农业观光园等多功能复合型项目。
以上仅为部分重点内容解析,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金属矿山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