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抗恶劣环境电缆手工焊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检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电缆的手工焊接操作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Requirements for Manual Welding of Cables Resistant to Harsh Environ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54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972—2024《抗恶劣环境电缆手工焊接要求》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抗恶劣环境电缆手工焊接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电缆手工焊接的工艺、材料、设备及检验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证电缆在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强度。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5.2 材料准备
5.2.1 电缆剥线长度应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确定,并留有适当的余量以防止剥线过短导致接触不良或过长引起短路。剥线工具应选用专用剥线器,确保切口整齐无毛刺。
5.2.2 焊接前应对电缆芯线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氧化层和污垢。可以使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芯线表面,避免损伤导体。
5.3 焊接操作
5.3.1 使用低熔点焊锡丝,其成分应符合GB/T 3131的规定。焊接温度控制在260℃至300℃之间,焊接时间不超过3秒,以防高温损坏绝缘层。
5.3.2 焊接时需保持电缆稳定固定,防止晃动造成虚焊。焊接完成后应立即检查焊点质量,确认无假焊、漏焊现象。
5.4 质量检验
5.4.1 外观检查:焊点应光滑饱满,无气孔、裂纹等缺陷。电缆与接线端子连接处不得有明显的变形。
5.4.2 电气性能测试:按照GB/T 2900.14的规定进行绝缘电阻和耐压强度试验。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50MΩ,耐压强度不低于额定电压的两倍。
以上内容涵盖了该标准中的核心部分,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此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可以有效提升抗恶劣环境电缆手工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