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苍术与玉米套作的种植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北苍术与玉米套作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planting of Atractylodes and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8T 345-2024《北苍术玉米套作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山区农业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选址与整地
条文: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耕翻深度应达到25-30厘米,并结合施入基肥。
解读: 这一条明确了北苍术和玉米套作的基础条件。土层深厚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发育,土壤肥沃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而良好的排水系统则避免了积水导致的根部腐烂问题。基肥的使用是保证作物生长前期营养充足的关键步骤。
种子处理
条文: 苍术种子需经过消毒处理,可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小时;玉米种子则需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率。
解读: 种子处理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种植的成功与否。苍术种子消毒可以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而玉米晒种有助于打破休眠期,增强种子活力,从而提高出苗率。
栽培密度
条文: 苍术株行距为30×30厘米,每穴播种3-4粒;玉米株距保持在40厘米左右,行距60厘米。
解读: 合理的栽培密度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至关重要。此规定既考虑到了苍术喜阴的特点,又兼顾了玉米对光照的需求。通过科学布局,既能实现两种作物共生互补,又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管理措施
条文: 定期除草,适时追肥,特别是在苗期和拔节期要重点施肥。灌溉时注意控制水量,防止涝渍。
解读: 精细管理是保障套作成功的重要手段。定期除草可减少杂草竞争养分的情况发生;苗期追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拔节期追肥则有利于玉米穗分化。合理灌溉不仅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还能避免因过度浇水引发的病害问题。
收获时间
条文: 苍术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玉米则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收获。
解读: 不同作物的最佳收获时期各有差异。适时收获不仅能获得最佳品质的产品,还可以为下一轮种植留足准备时间。这一规定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及作物生物学特性,有助于实现连续高效生产。
以上内容基于DB1308T 345-2024《北苍术玉米套作技术规程》,从选址整地到最终收获进行了全面解析,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促进山区特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