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要求、编研流程、成果形式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各级各类档案馆及相关机构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Title:Norm for Archival Research and Compilation Work
中国标准分类号:K82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06T 0001-2023档案编研工作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档案编研工作的流程和要求。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档案编研”这一核心概念,即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分析研究并形成新的知识产品的工作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编研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料汇编,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和提炼档案价值的过程。
2. 编研选题原则
根据标准,编研选题应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同时考虑档案馆(室)的馆藏特点。这意味着编研项目的选择不仅要具有现实意义,还应当与本单位的特色档案相契合,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3. 编研成果形式
标准规定编研成果可以是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专题汇编、研究论文、展览脚本等。这种多样化的要求体现了档案编研工作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4. 质量控制措施
在质量控制方面,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内容表述的准确性以及格式的一致性。这些措施确保了编研成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疏忽导致的信息偏差。
5. 成果发布与推广
标准指出,编研成果在完成审核后应及时发布,并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推广。这不仅有助于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力,还能促进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
以上是对《DB4306T 0001-2023档案编研工作规范》中若干重要条款的解读,希望对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