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种类、选择原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水产养殖过程中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se of Disinfectants in Aquacul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721-2017《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使用,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消毒剂应根据养殖对象、病害类型及养殖环境选择合适的种类。例如,对于鱼类细菌性疾病,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季铵盐类消毒剂;而对于病毒性疾病,则建议采用碘制剂或过氧化氢等高效消毒剂。这一规定强调了根据不同病原体特性选用针对性强的消毒剂的重要性,避免盲目用药导致效果不佳或产生抗药性。
2. 使用浓度与时间
标准对各类消毒剂的具体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如漂白粉用于池塘消毒时,其有效氯含量应在20%左右,使用浓度为20mg/L,作用时间为24小时以上。这种精确的规定有助于保证消毒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3. 安全间隔期
为了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特别设置了安全间隔期。即在最后一次消毒后至收获前,需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以允许残留药物降解。例如,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时,要求安全间隔期不少于7天。这不仅保护了消费者健康,也维护了市场秩序。
4. 环境保护措施
考虑到长期大量使用化学消毒剂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标准提出了相应的环保要求。比如,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废水排放,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废弃物,防止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或其他生态破坏。此外,还鼓励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替代部分化学消毒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
5. 记录管理
最后,标准强调了建立健全消毒记录制度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日期、品种、剂量、操作人员等信息都应当详细记载并妥善保存至少两年以上。这样做既便于追溯来源,又可以为今后改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从多个方面对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消毒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对于提高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以及促进绿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