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树锈病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监测与预警、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杨树锈病的预防与治理工作。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Poplar Rust Dis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616-2024《杨树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杨树锈病的防治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杨树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真菌引起的杨树病害。这一定义明确了病害的病原体类别及其对杨树的危害性。
二、防治原则
1.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强调通过加强日常管理、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预防病害发生,同时结合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2. 安全环保:在选择药剂时应优先考虑低毒高效的产品,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人畜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
三、关键控制点
1. 苗木检疫:所有用于造林的苗木都必须经过严格检疫,确保无病虫害携带。这一步骤对于防止病害传播至关重要。
2. 林地清理:及时清除林间杂草枯枝落叶等易感部位,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同时合理修剪树枝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也有助于降低发病几率。
3. 合理施肥灌溉: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需求施加适量肥料并保持适度水分供应可以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
4. 化学防控:当病情达到一定程度时可采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作业。但需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问题。
四、监测预警体系建立
要求各级林业部门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取样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发布预报信息指导基层单位采取相应措施。这样能够有效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区域从而实施针对性强且成本低廉的早期干预行动。
五、档案记录与评估反馈机制
规定各参与主体均需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防治计划执行情况效果评价等内容便于后续查阅参考以及不断优化完善整个流程体系。此外还鼓励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以获取更加客观公正的意见建议促进持续改进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深入浅出地阐述希望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规程内容科学有效地开展杨树锈病综合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