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培育。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ecan Container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培育技术规程(DB41/T 2612-2024)是河南省针对薄壳山核桃苗木培育的一项地方性标准。该标准从种质资源、育苗设施、基质选择到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种质资源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指出,用于培育容器苗的种子应当来源于优良品种,并且要求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率和活力。具体而言,种子的纯度应不低于95%,发芽率不低于85%。在播种前,种子需要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病原菌传播。推荐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杀灭表面附着的病原体。
基质的选择与配置
基质是影响容器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标准建议采用疏松、透气、保水性能好的混合基质。理想的基质配方为:泥炭土4份、珍珠岩2份、蛭石2份、有机肥2份。这样的配比既能保证苗木根系的良好发育,又能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同时,基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通常采用蒸汽消毒法,温度控制在70℃以上持续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育苗设施的要求
育苗温室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光照、通风和保温等因素。温室内部应配备自动喷灌系统,确保灌溉均匀且节水高效。此外,温室内的温度需保持在白天20-25℃,夜间15-18℃之间,湿度维持在60%-70%范围内。为了提高光照利用率,建议安装反光膜或LED补光灯。
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苗木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对于常见的叶斑病、根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通过定期喷洒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进行预防;针对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则可选用生物农药如苦参碱、印楝素等进行防治。另外,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病残体也是减少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手段。
栽培管理要点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幼苗期主要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则需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增强抗逆性和促进花芽分化。浇水时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剪整形,去除枯枝弱枝,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标准中的各项规定,可以显著提升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质量,为后续的大田种植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