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利用玉米、小麦秸秆进行黄贮以生产沼气的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ellow Silage of Corn and Wheat Straw for Biog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597-2024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技术规程》是河南省发布的关于沼气工程中利用玉米和小麦秸秆进行黄贮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原料选择与处理
标准要求选用新鲜且无霉变的玉米或小麦秸秆作为原料。在使用前需将秸秆切成3-5厘米长的小段,这样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发酵。同时要清除其中的泥土、石块等杂质,确保原料纯净度。
二、黄贮过程控制
1. 装填密度:为了保证良好的厌氧环境,要求装填时保持适当的密度,一般为每立方米600至800公斤。过高会导致透气性差,过低则影响压实效果。
2. 添加物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可适量添加尿素、糖蜜等物质以提高营养价值。例如,尿素添加量通常占干物质重量的0.5%-1%,而糖蜜则不超过5%。
3. 温湿度管理:理想的温度范围是20℃-30℃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左右。如果外界条件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覆盖塑料薄膜等方式调节内部环境。
三、质量检测与储存
成品黄贮饲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沼气生产的效率。因此,在出料前必须对pH值、氨氮含量以及有机酸浓度等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合格的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并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发生。
四、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在从事相关工作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另外还需注意防火防爆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禁烟火接近作业区域。
以上就是关于DB41/T 2597-2024《沼气用玉米、小麦秸秆黄贮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重点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