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结核分枝杆菌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向筛查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相关单位开展结核分枝杆菌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双向筛查工作。
Title:TB/HIV Dual Screening Work Specifications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HATA 038-2024与旧版标准在结核分枝杆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双向筛查工作中的核心差异,并以“样本采集与保存”这一关键环节为例进行深度解读。
在TCHATA 038-2024中,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对样本采集的时间点、采集方式以及保存条件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而言,新版标准强调了在患者出现疑似症状后的第一时间进行样本采集,而非旧版中较为宽松的时间窗口。例如,在肺结核疑似病例中,要求在咳嗽、咳痰等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完成样本采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对于样本保存温度,新版标准规定应保持在2℃至8℃之间,且不得超过72小时,这比旧版允许的保存时间延长了48小时。
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筛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首先,缩短采集时间能够减少病原体活性下降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检测阳性率。其次,严格的保存温度控制有助于维持样本稳定性,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的假阴性结果。这些改进不仅提升了筛查结果的可靠性,还为后续诊断提供了更充足的时间窗口。
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需配备便携式冷藏设备,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适宜温度。同时,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快速采集流程及正确保存方法。通过严格执行新版标准,可以显著提升双向筛查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公共卫生防控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