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捷麦19小麦品种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捷麦19小麦的生产与种植。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Jiemai 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9T 195-2017《捷麦19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沧州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捷麦19小麦品种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播种
标准指出,应选用经过审定的捷麦19品种种子,要求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播种前需晒种2-3天,并进行药剂拌种处理。最佳播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每亩12-15公斤,行距20-25厘米。
二、田间管理
1.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追肥分两次进行,拔节期和孕穗期分别追施尿素10-15公斤。
2. 灌溉:全生育期灌水4-5次,分别为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量控制在60-80立方米/亩。
三、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赤霉病可在抽穗扬花期喷施戊唑醇或咪鲜胺;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三唑酮;蚜虫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防治。防治适期和用药剂量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执行。
四、收获
当植株叶片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采用联合收割机作业,留茬高度控制在15-20厘米,确保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入库。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建立完善的田间档案,包括品种来源、播种日期、施肥记录、灌溉情况、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信息。
2. 适时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3. 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以上内容是DB1309T 195-2017标准的核心要点,对于指导捷麦19小麦的规范化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产量和品质,实现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