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室内运动冰场制冰要求中关于冰盘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室内运动冰场冰盘的制冰过程及相关质量控制。
Title:Indoor Sports Ice Rink Ice Making Requirements - Part 4: Ice Disk
中国标准分类号:P71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76.4—2023《室内运动冰场制冰要求 第4部分:冰盘》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室内运动冰场中冰盘的制冰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材料与结构要求
标准指出,用于制作冰盘的基础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和耐久性。具体而言,冰盘表面需采用无毒、无害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材料制造,确保运动员的安全。同时,冰盘的整体结构设计应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以适应高强度的比赛需求。
2. 制冰工艺
在制冰工艺方面,标准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冰盘的制冰过程需要严格监控水温及环境温度,通常建议水温保持在0-2°C之间,而环境温度则不应超过10°C。此外,喷洒水质也至关重要,必须保证水质纯净,避免杂质影响冰面质量。标准还提到,制冰过程中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3-5毫米,并确保各层之间充分融合,形成均匀致密的冰层。
3. 冰面平整度
冰盘表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根据标准,冰面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任何局部凸起或凹陷都应及时修整。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制冰人员需使用专业的刮刀和测量工具对冰面进行精细打磨和平整处理。
4. 维护与保养
标准特别强调了冰盘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清理冰面上的杂物和污渍,保持冰面清洁干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另外,在非比赛时段,应适当降低制冷系统的运行强度,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延长冰盘使用寿命。对于出现裂纹或其他损伤的情况,则要及时修补,防止问题扩大影响正常使用。
以上内容基于DB23/T 3676.4—2023标准进行了提炼与阐述,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的要求,从而保障室内运动冰场冰盘的质量与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