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奶牛发酵全混合日粮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储存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奶牛发酵全混合日粮的加工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cessing 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 for Dairy C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73—2023奶牛发酵全混合日粮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对规范奶牛饲养过程中的饲料加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5.1 原料选择与处理
原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奶牛的健康状况。标准要求所有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GB/T 18407.1的规定,确保无污染、无霉变。同时,对于青贮原料,需保证其在最佳发酵期内使用,避免因时间过长导致营养成分下降或产生有害物质。此外,原料的粉碎粒度也至关重要,一般控制在2-4厘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混合均匀性,又能满足奶牛的消化需求。
5.2 配方设计
合理的配方设计是保证奶牛获得均衡营养的基础。标准指出,配方中应包含足够的粗纤维、蛋白质、脂肪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不同阶段奶牛生长发育的需求。特别强调了钙磷比例的合理性,建议维持在1.2:1至1.5:1之间,这有助于预防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另外,在制定配方时还需考虑季节变化对奶牛采食量的影响,适时调整能量和蛋白的比例。
5.3 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直接影响到发酵效果及饲料品质。按照标准规定,首先需要将所有干物质含量低于60%的原料预湿处理,使其达到适宜的水分含量(约60%-65%)。接着采用专用设备进行搅拌混合,确保每种成分都能充分分散且分布均匀。值得注意的是,搅拌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控制在15-20分钟内即可完成。最后,将混合好的饲料装入密封容器内进行厌氧发酵,发酵温度保持在20℃-30℃范围内,持续发酵时间为30-90天不等。
5.4 质量检测
为保障产品质量,标准还明确了质量检测的具体项目与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指标如色泽、气味等;物理特性如密度、容重等;化学指标如pH值、氨态氮含量等。其中,pH值是衡量发酵程度的重要参数之一,正常范围应在4.0-4.5之间。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DB23/T 3673—2023奶牛发酵全混合日粮加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选择到成品检验的全过程管理,而且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和技术支持,对于提高奶牛养殖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