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应用场景和技术保障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无人机技术开展消防救援工作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rones in Fire Rescue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656—2023 无人机消防救援应用指南》是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3年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无人机在消防救援中的应用。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无人机的类型包括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以及复合翼无人机,并且规定了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地面控制站及配套设备组成。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技术要求章节中强调了无人机性能指标的重要性。例如,飞行高度应不低于100米以确保视野开阔;续航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便完成复杂任务;最大飞行速度不低于20公里/小时以快速到达事故现场等。这些具体数值设定有助于指导采购与使用过程。
再者,关于操作人员资质的规定也十分关键。标准指出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同时要求每架执行任务的无人机至少配备两名具备独立操控能力的操作员,这样可以提高应急响应效率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此外,在任务规划与实施环节里提到要根据灾害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飞行方案。这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起飞点位置、预估到达时间、选择合适航线以及准备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等内容。这样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最后,在安全注意事项部分特别提醒了遵守空域管理规定的重要性。任何无人机活动都必须事先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开展,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密切监控天气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计划或暂停作业。
总之,《DB23/T 3656—2023 无人机消防救援应用指南》从多个角度对无人机应用于消防救援领域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对于提升我国消防队伍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