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蛹虫草菌种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富硒蛹虫草菌种的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Se-enriched Cordyceps militaris - Part 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aw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9T 42.1-2023《富硒蛹虫草 第1部分: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富硒蛹虫草的菌种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菌种选育与保存
5.1 菌种选育
本标准要求在选育菌种时,应优先选择具有高产硒能力、优良生长特性和良好遗传稳定性的菌株。选育过程中需进行多次筛选试验,确保所选菌种符合生产需求。
5.2 菌种保存
菌种保存应采用低温冷冻或液氮超低温保存方法。保存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8℃以下,定期检查菌种活力,确保其长期稳定性。
培养基制备
6.1 培养基成分
培养基主要由葡萄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组成,并需添加适量的硒源。标准建议使用亚硒酸钠作为硒源,浓度控制在0.1mg/L至0.5mg/L之间,以促进富硒蛹虫草的生长。
6.2 培养基灭菌
培养基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处理,推荐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在121℃条件下保持20分钟。
接种与培养
7.1 接种操作
接种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确保接种工具和操作人员的手部清洁消毒。每瓶培养基接种量为10mL至15mL,避免过多或过少影响菌种生长。
7.2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应维持在20℃至25℃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至80%范围内。光照周期设定为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交替模式。
检验与验收
8.1 检验项目
成品检验包括外观形态观察、显微镜检查、硒含量测定等内容。其中,硒含量测定需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其他经验证的方法,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8.2 验收标准
合格品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菌丝体均匀分布,无杂菌污染;硒含量达到规定范围(0.1mg/g至0.5mg/g);无异味、无异色。
以上是DB6109T 42.1-2023中关于富硒蛹虫草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一些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定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