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谷子杂交种快速鉴定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验条件、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谷子杂交种纯度的快速鉴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Foxtail Millet Hybrid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11T 133-2019《谷子杂交种快速鉴定技术规范》是由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的,旨在为谷子杂交种的快速鉴定提供统一的技术方法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谷子杂交种”的定义,即通过人工授粉方式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谷子进行杂交所获得的新品种。这一定义强调了杂交种的来源是人为干预的结果,并且其遗传特性不同于亲本。
鉴定方法
1. 形态学鉴定
- 标准指出,可以通过观察植株的高度、叶片形状、穗部特征等外部形态来初步判断是否为杂交种。例如,杂交种通常具有更高的植株高度和更宽大的叶片。
2. 分子标记鉴定
- 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使用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技术进行鉴定的具体步骤。包括提取DNA、设计引物、PCR扩增以及电泳检测。标准特别强调了引物的设计应覆盖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差异位点,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提到可以通过测定某些特定酶活性或代谢产物含量来进行辅助鉴定。如淀粉酶活性的高低可以反映杂交种的活力状态。
操作要求
- 在整个鉴定过程中,必须保证实验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样本。
- 使用的所有试剂和仪器都需经过校准,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 记录完整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便于追溯和验证。
结果判定
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结果判定标准:当至少两种独立的方法均确认某样品为杂交种时,则可判定该样品为合格的谷子杂交种。这种方法结合了多种鉴定手段,提高了鉴定结果的可信度。
以上是对DB6111T 133-2019《谷子杂交种快速鉴定技术规范》中几个关键部分的解读。该标准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鉴定技术和操作指南,还强调了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这对于保障农业生产中种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