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硒桑叶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富硒桑叶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lenium-enriched Mulberry Leaf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9T 296-2023《富硒桑叶生产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富硒桑叶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种植管理、富硒处理及质量检测等内容。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指出富硒桑叶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土壤pH值在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桑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为后续的富硒处理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良桑树品种。如育71-1、湖桑32号等。这些品种经过长期栽培验证,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
三、富硒处理
富硒处理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规定采用亚硒酸钠作为硒源,浓度为0.05%-0.1%,喷施量为每亩50-70公斤。喷施时间应在晴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间隔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这样可以保证桑叶充分吸收硒元素,同时避免高温时段喷施可能造成的药害。
四、质量检测
成品富硒桑叶的硒含量应控制在0.01-0.05mg/kg范围内。检测方法可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些检测手段能够准确反映桑叶中的硒含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以上是对DB6109T 296-2023《富硒桑叶生产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富硒桑叶的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