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椿种子生产与苗木繁育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香椿种子生产和苗木繁育的全过程。
Title:Toonasinensis Part 1: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and Nursery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9T 294.1-2023《香椿 第1部分:种子生产与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是一项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香椿种子生产和苗木繁育的技术要求,提高香椿苗木质量,促进香椿产业健康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种子采集
条文解读:标准规定,香椿种子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上采集。母树年龄应在5年以上,并且需要经过至少两年的观察期,确保其优良特性稳定遗传。采集时间通常在秋季果实成熟时进行。
2. 种子处理
条文解读:采集后的种子需经过充分晾晒以去除杂质和水分,保证种子含水量不超过12%。此外,为了提高发芽率,建议采用温水浸泡法或机械破壳处理,但要注意避免损伤种皮。
3. 苗圃准备
条文解读:苗圃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整地时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以上。同时,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防止地下害虫侵害幼苗。
4. 播种方法
条文解读:播种前需将种子按一定比例拌种剂处理,以增强抗逆性和促进生长。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之间。播种后要及时覆盖保湿材料,保持土壤湿润。
5. 苗木管理
条文解读:出苗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肥浇水。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植,株距保持在15-20厘米为宜。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蚜虫和立枯病等常见问题。
6. 起苗与运输
条文解读:起苗时尽量减少根系损伤,保证苗木完整度。裸根苗长途运输时应做好保湿措施,如用湿草帘包裹根部,并及时补充水分。容器苗则可以直接装箱运输,但仍需注意通风透气。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香椿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的大规模种植奠定坚实基础。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