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种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沿黄灌区小麦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eeding Fodder Rapeseed and Arrow Pea after Wheat in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的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328—2024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播种前准备。标准要求对土壤进行深翻并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疏松且富含有机质。具体来说,每公顷应施用腐熟农家肥30至45吨,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适当补充氮磷钾肥料。这一步骤对于后续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根系发展。
其次,在播种环节,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时间和密度。对于饲用油菜而言,最佳播期为小麦收获后的7至10天内完成;而箭筈豌豆则建议在8月上旬播种。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到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20至30厘米,株距视品种特性调整。合理的种植密度不仅有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此外,灌溉管理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或降水量不足的情况下,需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通常情况下,饲用油菜在苗期、开花期及结荚期各需灌水一次;箭筈豌豆则应在出苗期、初花期以及盛花期分别灌溉。每次灌溉量应根据土壤含水量及天气条件灵活掌握,避免出现积水现象导致烂根问题。
最后,关于病虫害防治方面,强调采用综合防控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以及利用生物农药等方法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频率。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者生物手段加以处理,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综上所述,《沿黄灌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B15/T 3328—2024从播种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直至收获加工等多个环节都给出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为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遵循这些科学规范将极大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