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的场地选择、稻田改造、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环境中鲤鱼的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arp Culture in Paddy Fields in Eastern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302—2024《内蒙古东部地区稻田养殖鲤鱼技术规程》是指导该地区稻田综合种养的重要规范。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规划
1. 稻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方。
2. 养殖区需远离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水排放口,确保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
二、稻田改造
1. 开挖环形沟:沟宽1.5米,深1米,坡比1:1.5,保证鲤鱼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 设置防逃设施:沿稻田四周埋设塑料薄膜或尼龙网,高出地面30厘米,防止鲤鱼逃脱。
三、苗种放养
1. 苗种来源:选择健康无病的鲤鱼苗,规格整齐。
2. 放养密度:每亩放养鲤鱼苗800-1000尾,同时搭配适量的鲫鱼或其他滤食性鱼类。
四、日常管理
1. 水质调控: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定期更换新水。
2. 饲料投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4%,分早晚两次投喂。
五、疾病防控
1. 定期消毒:每月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对稻田进行一次消毒处理。
2. 预防为主:加强巡塘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害蔓延。
六、收获
1. 收获时间:一般在秋季水稻成熟后进行。
2. 收获方法:采用拉网捕捞,注意操作轻柔,减少损伤。
以上内容是规程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解释,希望对从事稻田养殖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